首页 神州新闻 翰林访谈 翰林书画 翰林学院 翰林在线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国学经典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

探寻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美——雷家特色豆腐圆子技艺

时间:2023/11/14 18:05:41点击量:167点击听新闻


关于贵阳的小吃,坊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溜:“豆腐圆子肠旺面,荷叶糍粑糕粑店;一品大包刷把头,沓臊馄饨太师伴”,而这首顺口溜中所指的豆腐圆子,正是始创于1874年年的雷家豆腐圆子。“这也是解放时期流传于贵阳街头的著名小吃顺口溜,可见豆腐圆子当时便已“身负盛名”。2012年年底,中央电视台《舌尖上的中国》栏目将“雷家豆腐圆子”作为贵阳名小吃介绍给全国观众。2014年2月“雷家豆腐圆子”又入选贵州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今天我们就带着大家一起探寻贵阳老字号“雷家豆腐圆子”百年传承的发展印迹。

一、历史渊源

据说雷家世居贵阳,1864年,清朝同治年间雷万铨与夫人雷刘氏就开了一间豆腐坊来谋生。而最先创出豆腐圆子的人,正是那一时期的雷氏祖母以及儿媳雷朱氏。雷朱氏也叫“雷三太”,相传她勤劳又能干。同治十三年(1874年),清政府大办“皇会”,朝廷通令全国“禁屠”四天(不准宰杀猪牛羊鸡鸭等),官民一律不能吃荤。地处西南边境的贵阳自然也不例外。

“禁屠令”一出,雷万铨豆腐作坊的生意变得兴隆起来,雷万铨的儿子雷端藻及其夫人“雷三太”聪明地想到,既然官府不准百姓吃肉圆子,那干脆用豆腐来做成圆子,他们看准了这是个扩大经营的好时机。于是,他们尝试在做豆腐时,加入适量的盐、花椒、姜、味精、八角、葱花等佐料,并配上特制的工艺,充分拌匀之后,捏成核桃大小的圆子,然后放在油锅里炸,炸好捞出来的豆腐圆子外壳褐黄,内瓤嫩滑,再将胡辣椒、酱油、葱花、折耳根碎、泡菜萝卜丁、香油等各种调料兑成的汤汁舀到圆子中,入口外酥里嫩,爽滑多汁。就是这小小的豆腐圆子,陪伴着食肉爱好者度过了清心寡欲“禁屠”的四天,也虏获了这座西南小城百姓的味蕾。

二、工艺流程

从第一代传承人至今,雷家豆腐圆子始终坚持原生态,传统工艺制作。甄选优质大豆,浸泡6-8小时,经过磨浆、煮浆、酸汤点卤、定型,本不起眼的粒粒黄豆,成为了一块块嫩白的豆腐。将成型的豆腐碾压成泥,辅以秘制香料、葱等捏成大小均匀的椭圆形丸子。经高温油炸定型,直至外壳金黄酥脆捞出。刚炸出的豆腐圆子配以古法调制的辣椒水咬上一口,香麻爽口,外酥内嫩。因刚炸出的圆子,能摇得出声响,故也称响铃圆子。

具体烹制流程为:首先炸。主料:豆腐。辅料:葱、香菜、食用碱。调料:盐、花椒粉、胡椒粉、糊辣椒面、酱油、白糖、折耳根、蚝油。

1、将豆腐拍碎,打茸,用盐腌制后去掉多余水分,待用。

2、折耳根洗净切碎、姜、蒜剁碎,酸萝卜切碎,葱切成葱花待用。

3、锅内烧油至六成左右。

4、豆腐里面加入花椒粉、胡椒粉、姜蒜末,最后放入葱花,用手捏成。大小均匀的橄榄形圆子,放入锅内炸成金黄色捞出即可。

5、蘸水的制作:碗内放入酱油、白糖、蚝油、糊辣椒面、酸萝卜,

最后放入葱花,香菜拌成味碟。

6、炸好的圆子切开,用小勺将蘸水放入里面即可食用。

三、吃法特点

炸得圆滚滚的豆腐圆子,外形呈气孔紧凑的粗糙质地,看着很是酥脆。撕开外皮,内里争先恐后探出,白嫩、水润、会爆浆,让人直流口水,感觉一不小心就要被烫到。友情提示,吃这个豆腐圆子必须现做现吃,才能体会豆腐圆子的美妙味道!

四、价值意义

在贵阳流行着这样一首儿歌:“一颗豆子圆又圆,推成豆腐卖成钱。人人说我生意小,小小生意赚大钱。”雷氏家族将小小的豆腐生意做了上百年,从清朝同治十三年(1874年)至今已经有了五代传人,其中的辛酸冷暖也只有雷家人自知。不禁感叹,这种默默无闻的坚守和对祖业的传承和发展真的令人可歌可赞。   

如今,“雷家豆腐圆子”成为新晋网红美食,成为了美食纪录片团队手里的香饽饽。《舌尖上的中国》、《风味原产地》、《寻味贵阳》都相继拍过它的专访。向着全国人民展示出了贵阳的独特风土人情、民族文化和地域美食,向着南来的北往的客人传递着这座城市的好客与热情。如果你还不了解这座小城,不如先试试“雷家豆腐圆子”这道菜,相信你会爱上它哟~。


 

 



编辑:潘洪国
来源:神州翰林院
调查
  • 没有资料
  • 没有资料
  • 时评
  • 没有资料
  • 没有资料
  • 关于我们 人员查询 免责声明 苏州报价 神州翰林院 © 2021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1023292号

    单位地址:上海市嘉定区沪宜公路5358号3层J1904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