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神州新闻 翰林访谈 翰林书画 翰林学院 翰林在线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国学经典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

看完路遥的人生纪录片,我重新拾起了《人生》

时间:2022/8/26 13:34:02点击量:167点击听新闻


狂风暴雨前,天空永远都那么宁静美好,也许老天在为连续几天的奔泻积蓄力量,不动声色。
不经意间,又翻到了关于路遥的纪录片,记得曾经看过前两集,就没有耐心再看下去,毕竟我不太喜欢“大地的儿子”类似的题材,人生的成长环境和经历截然不同,很难在某方面产生共鸣,但看完路遥的人生纪录片之后,我对这位作家却有了不一样的看法。所以又重新拾起《人生》。
路遥的人生令人敬佩,从小生活环境艰苦,但却没有磨灭那颗火热的心,顽强而又执着,一直献身于写作事业,直到生命的尽头。
《人生》是一篇中篇小说,作为后生,有幸拜读。作者开篇就进行大量环境描写,渲染气氛(此种手法在路遥的大多数作品中都有所体现)为下文人物出场做铺垫。全篇以高加林为主线,一开场就直奔主题,高加林被高明楼儿子顶替,好好一个教书先生瞬间变成了一个农民,地位也一落千丈,以前受人敬仰,现在却让人在背后嚼舌根,整篇情节概括为加林教书---成为农民 (和巧珍恋爱)--当记者(高占胜托关系)--被查(再当农民)--教书(巧珍求情)。
记得当时有一个情节,令人动容:加林母亲让他去镇上卖馍馍,加林当时拉不下脸,但还是去了。本身出身贫穷,不如其他人同学出身好,好不容易当上教书先生,有点脸面之后还被人顶替,这其中心理上的落差,尊严上的落差,也着实令人难受,估计只有当事人才能切身感受内心的煎熬。正因如此,为下文和巧珍相遇,相爱做铺垫。巧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农村妇女,没上过一天学,但却一直喜欢高加林,喜欢那种书生气。这也为他俩后来在一起,最后又分开,埋下伏笔。
巧珍温柔,脾气好,勤劳能干,理解高加林,不舍得高加林干农活,一开始的扭扭捏捏,到后来大胆示爱,不得不说,她是个人见人夸的好姑娘。后来二人相爱,日子也过得甜蜜蜜。直到加林叔叔调回,高占胜托关系给加林找了记者这份职业,加林和巧珍这才分开。加林也找到了职业上的自尊,活得更加自信,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不断努力,看似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但人生永远是人生,每个人都不知道上帝的安排,遇见黄亚萍,相处中,两人也渐渐萌生情意,黄亚萍完全具备现代女性的一切特征,热情,蛮横,时尚,家世良好,对加林展开大胆追求,但加林却又不时想起巧珍可爱的脸庞,这也让加林出于纠结之中,但最终还是选择了黄亚萍,巧珍也勇敢放弃,不阻碍加林,这恰恰说明爱到深处,敢于放手,一切都是为了加林,其实巧珍自始至终都觉得自己配不上加林,将自己置于一种附属地位,这也恰恰说明爱的卑微,最后放弃与命运的争斗,嫁给马栓,巧珍的爱卑微又带有“舍己为他”,一切都以高加林为中心,甚至牺牲自己一辈子的幸福。
到后来加林追悔莫及,但,一切都晚了。人生就像是一盘棋,一步错步步错,没有任何追悔莫及的机会与方法,看似结局不美好,看似是命运的捉弄,其实不过都还是当事人自己的选择,怨不得旁人。
其实,当我看完整本书之后,我认为比起陪在他身边的两位女性,高加林更爱的应该是自己,一直自私的爱着自己,爱自己身为男人的尊严,爱自己未完成的梦想,爱自己不甘于落后的远大抱负,可能是实现自己价值的一种工作,可能是为了成就自己那份自信。最后高加林不得善终,现实给了加林重重的一击,被人举报,揭发走后门,沦落回农民,这也成为他与黄亚萍之间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直到最后再次教书,才知道竟是在巧珍的求情下,才得到这份工作,那种对巧珍的愧疚也瞬间填满了高加林的心。最终,在德顺爷爷的开导下,加林才真正的认识自己,更加认清现实并与自己和解,但一切都晚了,也许只有在大地母亲的怀抱中痛快淋漓的哭一场,才能让自己的心少点愧疚与自责。

在人生这条路上,选择远大于一切,每个人的生命看似无常,其实都是个人选择。最后用一句话凝缩我对小说的理解:一切都没有变,但一切都变了。



编辑:潘洪国
来源:神州翰林院
调查
  • 没有资料
  • 没有资料
  • 时评
  • 没有资料
  • 没有资料
  • 关于我们 人员查询 免责声明 苏州报价 神州翰林院 © 2021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1023292号

    单位地址:上海市嘉定区沪宜公路5358号3层J1904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