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路在开始时常常是狭窄的,但它确是我们延伸拓宽的开始。”
教育,如同生命、爱情、野心……放眼古今中外无不是哲学和艺术史上的永恒命题,作为人类意志和所积累知识最主要的传递方式,教育在理论学说、研究方法和具体主张等都存在学派林立,难以统一的问题。而在这众多的教育方式中,有这样一种方法为学生、家长和老师所广泛接受,并效果显著,即物质奖励法。
我们经常会听到或者亲身实践这样的承诺:如果你这次考到多少多少分,或者排名提高多少多少名,我会为你买你想要的衣物/电子产品,你会有旅行的机会,或者得到一张演唱会/游乐场的门票。这种承诺通常非常有效,因为它为孩子提供了强大的学习动力,也是我们常说的“动机”。“动机”是激励我们去行动的内部动因,是个体推动和维持行动的最原初和最持久的心理状态,它源自需求的满足。心理学家认为,当需求不被满足时,机体内部会油然而生一种来自精神的力量——“内驱力”,它会敦促大家采取相应的行动。这也是学生获得物质奖励后会更加努力学习并取得更好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因此,无论是对于老师还是对于家长,激发学习动机,引起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关键至极。
但长期而且过度的物质奖励,是否会影响孩子的信念和三观?这是很多人都忧心的问题。
心理学家马斯洛从人类动机的角度将人的基本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这五种。在当今社会,满足这五种需求对于学习和知识水平都有一定要求。首先,生理需求方面,社会的压力包括食品、服装、环境和住房成本的上升,都直接关联到工作和工作与学历之间的紧密关系,因此学历成为现代中国社会大多数学生最基本的学习动机。其次,安全需求方面,研究表明学历越高的人通常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识,知识可以提供安全感。再次,社交需求和爱的需求,学习可以提高一个人的素养和情趣,在外貌条件难以更改的情况下,知识水平的提升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吸引力获得爱和认同。
综上种种,人类最基本需求所带来的强烈刺激,能够大幅提高大家的学习热情,同时使得学习过程更为轻松,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而比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和社交需求更高级别的尊重需求,包括自尊和对于他人尊重渴望,都能最大程度地挖掘一个人的学习潜能:人们为什么要学习,又为什么把学习摆在几乎首要的位置,甚至尽其所能建设社会,都是出于这种需求。对于那些不将学习功利化的人,尤其是那些满足基本需求的人来说,他们的学习动力可能更多地来自于获得自尊和被他人尊重的愿望,而这种动机能够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学习时的注意力。而当需求走到金字塔的顶端,也即当人们决定追求自我实现——通过学习最大程度地发挥自我价值时,学习动机的力量就能够被最大化体现,甚至可以让人超越人类的天性和本质。这也是之所以有许多艺术家能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学习和创作的原因。
学习,是一条通向自我完善和成长的路,无论是外部的物质奖励还是内在的自我激励,都是这条路上的不同驱动力。正如开篇所言,新路在开始时常常是狭窄的,但它确是我们延伸拓宽的开始。教育,就是引导学生在这条路上不断前行,去探索、去成长、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从物质奖励到自我需求的开发,只有做到理解并平衡各类学习动机,我们才能够为下一代提供更加全面的教育,帮助他们走得更远,成为更优秀的人。这也正是教育的意义:为未来的社会和世界创造更广阔的可能性。
上一篇:左权开花调——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一篇: 唐宋八大家——苏辙
关于我们 人员查询 免责声明 苏州报价 神州翰林院 © 2021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1023292号
单位地址:上海市嘉定区沪宜公路5358号3层J1904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