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神州新闻 翰林访谈 翰林书画 翰林学院 翰林在线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国学经典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

【荐读】唠叨:无能的精神发泄,而孩子在遭受伤害

时间:2023/7/31 10:08:20点击量:144点击听新闻


近日,疑因中考失利压力过大,一对母子先后坠楼,在互联网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据网友透露,导火索是母亲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倾诉的不满和指责让男孩无法忍受,最终走上了自我毁灭的道路。

诗曰: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一个本该如朝阳般冉冉上升的年轻生命,一个含辛茹苦十数年的女人,就这样双双殒命,令人痛心。而真相究竟是否如爆料所说仅仅是因为一次考试的失利、几句数落的话语,个中缘由,我们不得而知,但搜索关键词便可见到几乎一模一样的悲剧一次又一次的上演,令人战栗,也让人反思:是否一直说他,说他……就等于废掉一个孩子?

美国著名的精神治疗大师弗罗伦斯·S·希恩曾经说过:“语言的力量影响巨大,绝非仅仅只是说与答,人们太忽视语言的力量了。”我们一遍又一遍讲人生,讲得失,讲学习,讲努力,讲错误,讲荣誉,我们捧上我们自以为的真心,却似乎总被孩子“无视”,甚至“敌视”,是他/她太不听话,还是如西恩夫人所说,我们其实是为我们的暴力,披上了一层温情的外衣?

这对母子先后坠楼的新闻评论区,有人这样写道:上学唠叨,放假唠叨,出门不行,在家又不顺眼……大人不该把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言语不比肉体的暴力伤害更小,每次走极端的孩子,似乎多数都是由于精神桎梏!

当然,绝大多数遭受过父母长辈唠叨的小孩都并没有走到自杀的地步,但长期处于言语暴力的环境中,遭受精神上和心理上的折磨,所导致的过于脆弱的情绪和自我价值的缺失,会让孩子们长成空心人。“当语言倾向于忽视人的感受和需要,以致彼此的疏远和伤害时,这种沟通方式会让人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没有体会过爱,自然也就不会爱,不去爱。于是,伤害代际传递。

王小波书云: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这句话同样可以放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喋喋不休的言语输出,实际上是将自己的期望和不满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长此以往,父母的不自信就会传递给孩子,当这种负面的情绪积累过多后,孩子的性格和人格的发展都可能就此受到影响。“读不好书以后你一定混不出头”,离家数年,此类话语仍言犹在耳,但根据社会学家的统计,健康心理的培养对小孩的成长才最为重要,只有具备了健康的心理和好的性格,才能披荆斩棘,乘风而起。

此外,过度的唠叨,也是对孩子的一种“爱”的绑架,“绑架”的次数多了,孩子独立发展的积极性就消散了,同时,“犯了错误,你还顶嘴”,直接剥夺了孩子表达的权利。久而久之,孩子将会拒绝与父母沟通,亲子关系难免濒临破产。

心理学家认为,要解决好孩子教育的问题,首先要解决孩子与父母的关系问题,好的教育根基在于好的关系,没有好的关系,比不教育的后果更为严重。而与其想要以施加言语暴力达到教育目的——结果是不能解决孩子的实际问题,还会适得其反,收获厌恶和抵触。不如学会真正的爱:适当的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温柔的安慰和有效地敦促。



编辑:潘洪国
来源:神州翰林院
调查
  • 没有资料
  • 没有资料
  • 时评
  • 没有资料
  • 没有资料
  • 关于我们 人员查询 免责声明 苏州报价 神州翰林院 © 2021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1023292号

    单位地址:上海市嘉定区沪宜公路5358号3层J1904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