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神州新闻 翰林访谈 翰林书画 翰林学院 翰林在线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国学经典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

《浮生六记》: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时间:2023/4/13 23:51:47点击量:164点击听新闻


《浮生六记》是清代文人沈复的自传体散文,写于道光十三年。全书记录了两个平凡人的似水流年,记录了他们从娇憨少女到温柔贤妻,从意气少年到悉心夫君的蜕变和成长。感情真挚,独树一帜,被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称为“晚清小红楼梦”。

《浮生六记》里充满了荒诞有趣的生活小故事,读起来常常让人忍俊不禁,但是笔风一转,又惹得读者泣涕涟涟。不加掩饰的真实生活才让人更加容易感同身受,《浮生六记》不胜在笔法,而胜在真情。

《浮生六记》一共有六篇,没有按照传统的时间顺序排序,而是分为了“闺房记乐”“闲情记乐”“坎坷记愁”等六个板块,但可惜的是流传下来的只有四篇,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唯一一部个人生活经验之作。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闺房记乐”一篇中,芸娘用自己的智慧和艺术才华,让沈复看到了妻子的可爱。她擅长针线,常常帮丈夫整理书稿,修补书籍。在丈夫外出经商时,芸娘又会帮他收拾行李。而她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让沈复高兴。

我们常常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但真正的夫妻之间应该是同甘共苦、彼此扶持,能够共同承担生活中的一切困难和压力。在困难面前,彼此理解、支持和鼓励才能使我们的婚姻长久而稳定地持续下去。

缘来则聚,缘尽则散

芸娘病重之时,沈复曾想接芸到苏州小住,以尽夫妻之情。然而,此时的芸娘已不能行走,而沈复却被安排去外地为官。最后,芸死于路途之中。此时的沈复才明白,原来一直以来自己所追求的不过是一种虚妄。

芸的一生始终只爱沈复一个人,即使生活艰难到只剩一口气时也不愿离开沈复。有人说,沈复的一生是在不断地错过。因为他错过了芸娘、错过了红颜知己……直到最后他才明白:人生如过客,凡事不必太执着。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这是沈复对妻子陈芸的一段深情表白,也是他一生的总结。人生的短暂,从出生那一刻就已注定,我们都在为这场盛大而又短暂的生命奔波忙碌着。

虽然我们拥有着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但有时也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遇到困难时,我们是否能像沈复和陈芸一样相互扶持,共同度过呢?生活中总会有很多无奈,面对这些无奈,我们要学会去接受并解决。

芸娘虽然不幸离世,但她却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家庭。她是一个善良、漂亮、聪明的女人。如果没有芸,沈复就不会有这么幸福的一生。

布衣饭菜,可乐终身

陈芸不仅能与沈复同甘共苦,而且通晓女红。她和沈复一起经营家庭生活,并承担起大部分家务。有时沈复要外出访友或参加活动,她都会在家准备好饭菜等待丈夫回来。

她不仅厨艺精湛,而且极懂生活情趣。她会用竹子编成藤椅和竹帘,用五彩的丝线绣出各种花鸟虫鱼等图案。她还会用各色花瓣制成花朵形状的小笺,并把它们粘在竹帘上。

她还会做各种可爱的小食给丈夫品尝:樱桃、青梅糕、杏子糕、柿饼……一个男人能拥有这样一位好妻子真是人生一大幸事。

人生如寄,多忧何为

人生如寄,多忧何为?这句话是《浮生六记》的总纲,也是整本书的灵魂。

沈复对芸娘是有感情的,他的《浮生六记》中不乏对芸娘的思念之情。但我更倾向于认为陈芸更像是沈复的精神寄托。陈芸不仅会画画,还懂诗词歌赋,这在当时那个年代是非常难得的。她既能照顾好家庭,又能让丈夫有一个精神寄托。

我们都知道,“浮生”是佛家用语,用来指代人生中的梦与幻,佛家讲因果轮回。他把自己的一生比作梦与幻。在他看来,人生就像一场大梦。

生之为人,安于本心

从《浮生六记》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里,但他们却能够互相理解和支持。两人之间没有任何的欺骗和隐瞒,都是最真实的样子。两人一起在生活中去寻找快乐和乐趣。

《浮生六记》中有许多关于爱情和生活的描写,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平淡生活的热爱。这本书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沈复和芸娘之间真挚的爱情,也让我们悟到了很多为人处世之道。




编辑:潘洪国
来源:神州翰林院
调查
  • 没有资料
  • 没有资料
  • 时评
  • 没有资料
  • 没有资料
  • 关于我们 人员查询 免责声明 苏州报价 神州翰林院 © 2021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1023292号

    单位地址:上海市嘉定区沪宜公路5358号3层J1904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