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灯笼的样子都是相同的,但其工艺却大相径庭。从手工制作到机械化生产,灯笼的样式也是千变万化。近日,开封灯笼,被《人民日报》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河南省开封市的灯彩发展历史悠久,是我国彩灯文化的代表之一。
北宋定都开封以后,元宵赏灯活动盛况空前。自北宋初以来,汴京灯彩的制灯技术便在各个作坊中代代相传,并在材料、工艺和题材方面都久负盛名。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汴京的制灯世家——“灯笼张”,又被称为“纸上画灯”、灯彩(汴京灯笼张)等。2008年6月7日,灯彩(汴京灯笼张)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灯笼的历史
灯笼的历史悠久,据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已经在用陶器来制作悬挂用的装饰品。自西汉起,每逢节日人们都会张灯祭神,宋代时达到顶峰。宋人孟元老所著《东京梦华录》载:“游人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粼粼相切,乐音喧杂十余里。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灯烛齐燃,锣鼓声声,鞭炮齐鸣,百里灯火不绝。”这是北宋都城开封元宵灯节天官赐福的盛景民俗。
当时宫灯的品种有莲花、花鸟等吉祥图案,制作工艺精细精巧,图案丰富,制作精细,造型美观精巧,花纹细腻秀丽,色彩鲜艳明快。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灯笼的装饰也不断演变,出现了剪纸、皮影、刺绣等多种形式。据《开封县志》记载,汴京灯笼张始传于清末,品种既有宫廷花灯的古雅、庄重与华贵,又有民间艺术的活泼以及浓郁的生活气息。
二、工艺特点
汴京花灯在题材选取上非常讲究,最常见的是以民间代代流传的神话故事为题材,这些花灯造型丰富,还原度高,制作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深受大家的喜爱。还有的以佛像为花灯题材选取的来源,比如最著名的:千手观音千手千眼灯,该灯的题材选取灵感来自于开封市著名的大相国寺内的千手千眼观音佛像,该灯与原物相差无几,真实再现了佛像,佛像体内有大灯,每只佛像手上还有小灯,下面的莲花宝座也是绽放的荷花灯,璀璨夺目,吸引了很多花灯爱好者的眼球。具体工艺如下:
扎制:首先画出作品图案的基本轮廓,即“放小样”,修正后放大到实际尺寸并勾出骨架再将劈篾、平节、打磨后的竹篾按设计进行捆扎,用棉线和纸捻涂糨糊作十字捆扎(需弯曲的还要进行热处理),最后作整体修正。
合褶造型:将剪裁整齐的纸张作轧纹处理,百折纸用蒉合成各种形状,如半圆、长圆、S型等。
着色绘图:这一流程最能体现汴京灯笼张的特色,一是有单色和套色木版灯画印版;二是浸染技术,通过特制的工具在一张纸上同时染出各种色彩,鲜艳柔和、过渡自然。先将蒉褶后的绵纸用棉线捆扎成把,放入染色格子中用牛筋固定,再用排笔、毛刷点蘸染料分层次着色,置于避光处阴干,人物、动物等便神奇般显现出来,达到了形象逼真,惟妙惟肖的视觉效果。
三、艺术特色
汴京灯笼张第一个特点就是生活气息浓郁,比如水果灯、蔬菜灯、植物灯,这些灯笼的选材都与生活息息相关。汴京灯笼张第二个特点是传承宋代灯笼的风韵,比如走马灯,在北宋时期,它作为玩具被发明出来,利用热能转化为机械能,使外面悬挂的纸片人物不停旋转。走马灯不仅能让人们看到民间手艺,还能看到历史、文化和科技。
此外,汴京灯笼张的灯笼也很讲究互动。比如特制的人物花灯,在里面投入硬币,就触动了灯内的开关,之后人物就会咧开嘴,哈哈大笑,既可以观赏又能够互动。汴京灯笼张在用色方面,遵循传统色彩的象征、比附意义和内涵意味,以民间吉庆色彩大红、中黄、翠绿等原色为主,用大面积的纯色、补色、对比色,辅以桃红、亮黄、淡蓝、草绿、深蓝、深紫、黑白、金银等调和色点缀其间,呈现夸张质朴、欢快夺目的装饰效果。丰富了色彩对比,产生了鲜艳夺目的艺术效果。
四、传承价值和意义
开封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都古城,它有着许多灿烂的文化遗产,“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唐代诗人崔液的这首《上元夜》足以说明中国元宵灯会发展到唐代已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汴京灯笼作为一项古老的传统手工艺,巧妙地将宫廷文化、民俗文化和彩灯文化融为一体,是灿烂悠久中原文化的体现,是中原人民勤劳与智慧的体现,表现出中原人民的热情乐观、勤劳智慧的优良品质,对深入研究北宋以来开封民间灯笼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以及开封地区民俗文化提供了原始的佐证与资料。对拓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视野,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展示中国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增强人民的民族自信心等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下一篇: 【非遗】楚式漆器髹饰技艺
关于我们 人员查询 免责声明 苏州报价 神州翰林院 © 2021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1023292号
单位地址:上海市嘉定区沪宜公路5358号3层J1904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