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神州新闻 翰林访谈 翰林书画 翰林学院 翰林在线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国学经典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

湖北人过年必吃的一道菜,山珍海味不须供,富水春香酒味浓

时间:2023/1/29 10:25:31点击量:248点击听新闻


辞暮尔尔,烟火年年。每到过年的时候,最让人沉浸其中的莫过于年味。办年货、贴春联、团年饭、放炮竹、烧烟花、舞龙舞狮、拜神祭祖……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年味记忆。相聚时刻,在吃这件事情上,中国人比谁都认真,何况春节年夜饭桌上的美食,除了味道外,更带着家的温馨、家的故事、家的记忆。

在湖北,春节的重要活动之一就是吃。大鱼大肉不再是过年的主角,而那些具有年味的非遗传统美食,却是年夜饭桌上不可替代的美味。就算你是地道的湖北人,恐怕也吃不全所有楚菜,而有一道特色菜在年夜饭桌上是绝对少不了的,它便是“蟠龙菜”,又称盘龙菜、剁菜、卷切子。在中国,蟠龙是指“伏在地上的龙或盘成一团的龙”。此菜蒸制出笼时,恰似一条条“伏地龙”,将其切片摆入盘中,又形似一团“盘龙”,故有其名。

清代诗人樊国楷,曾以有诗句对钟祥“蟠龙菜”进行过描述:“山珍海味不须供,富水春香酒味浓。满座宾客呼上菜,装成卷切号蟠龙。”可见“蟠龙菜”历史之久远,声名之响亮,食客之广众。今天笔者就为大家揭开这“蟠龙菜”的神秘面纱。

“蟠龙菜”是湖北省钟祥市的一道特色传统名菜,属于鄂菜系湖北菜,成菜形态犹如巨龙盘绕,属于明朝宫庭御膳佳肴。首创于湖广安陆州(今钟祥)兴献王宫邸。成品红黄相间,装盘成龙形,食之肥而不腻,柔滑油润,味香绵长“以吃肉不见肉而著称”。2011年7月“蟠龙菜”制作技艺被列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将“蟠龙菜”这一特色美食更好地传承下去,当地还成立了“蟠龙菜”烹饪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一、历史文化背景

蟠龙菜诞生于明武宗年间,得名于嘉靖登基之时,迄今已有约500年的历史,被称为“钟祥三绝”之一。相传明朝正德十六年(1521年),朱厚熜进京继承皇位。临行前,詹厨师想做菜以示对朱厚熜的庆贺。于是别出心裁地烹煮了蟠龙菜,吃饭时菜品热气腾腾摆在宴席中央,像真龙腾云驾雾一般。朱厚熜品尝后赞不绝口,即赐名“蟠龙”,“蟠龙菜”由此得名。

二、技艺特点

过去“蟠龙菜”是皇家的专属菜肴,不过随着美食文化的不断发展,现在这道菜多是逢年过节自己家里做好后招待客人食用的,而绝大部分时候,当地农村办酒席,还会邀请大厨专门做这道菜撑门面。这道菜的关键之处在于必须纯手工制作,纯手工制作蟠龙菜味道也是超好的,是任何机器比拟不了的。

制作这道蟠龙菜有多道工序,一道也不能马虎。首先,将猪瘦肉和草鱼剁成茸,放钵内,加清水浸泡半小时。主要是漂除血水和杂质,让暗红色变成纯白色;技待肉茸沉淀后沥干水,加精盐、葛粉、鸡蛋清、葱花、姜末,边搅动边加清水,须长时间用手朝顺时针方向使劲搅拌,一定搅拌到黏合,搅拌出劲道;搅成粘稠肉糊。还有,事先要摊好鸡蛋皮子,尽量天衣无缝地裹龙上蒸,使之成为“黄龙”,将鸡蛋皮子裹好而紧贴“龙身”十分重要;喜“红龙”的,待蒸熟后,趁热在“龙身”涂上红色可食用颜料。笼屉蒸40分钟左右,即可享受人间极致美味。

三、成品特色

1.造型逼真,活灵活现;

2.制作精细,工艺考究;

3.口感鲜香,味道醇厚;

4.营养丰富,老少皆宜。

四、传承价值和意义

“蟠龙菜”造型美观,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对人体有诸多益处。

1.有助消化:蟠龙菜中含有大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钙、磷、铁等多种微量元素,能增进食欲,促进消化。

2.提高机体免疫力:蟠龙菜中含有丰富的硒元素和锌元素,硒有抗癌作用,而锌是人体内多种酶功能所必需的成份,能促进生长发育、维持细胞间正常结构与功能及修复受损细胞等。

3.延缓衰老:蟠龙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硒等活性物质,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能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

如今“蟠龙菜”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仍然在被更多人发展传承着,仍然以味觉和独特的文化底蕴为世人所知晓。2011年7月,《蟠龙菜制作技艺》入选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烹饪大师、钟祥技校高级教师武清高系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2012年11月,“钟祥市蟠龙菜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城东基地”在钟祥市郢龙蟠龙菜厂正式挂牌。

 



编辑:潘洪国
来源:神州翰林院
调查
  • 没有资料
  • 没有资料
  • 时评
  • 没有资料
  • 没有资料
  • 关于我们 人员查询 免责声明 苏州报价 神州翰林院 © 2021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1023292号

    单位地址:上海市嘉定区沪宜公路5358号3层J1904室